当前位置: 技术 > 模流分析
滤清器壳体压铸工艺设计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1日 14:16



文: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双橹、米国发

       河南英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凯

       河南平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毛长城


滤清器壳体是发动机上的重要零件,铸件要求轻量化,不得漏气,表面平整光滑。为减少机械加工,孔和凹槽需铸出,若采用砂型铸造,铸件容易产生缩松缩孔等问题。而压铸生产工序简单、工艺流程短,生产的铸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力学性能良好,所以采用压铸生产滤清器壳体。压铸时金属液以高速流经内浇道时,型腔内的气体来不及排出而被卷入金属液,充型过程中卷气容易造成气孔、冷隔等缺陷。传统试错方法效率低,成本高,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效率。本课题利用Flow-3D软件来预测铸件在压铸过程中容易产生卷气的位置及卷气量,根据模拟结果对压铸工艺进行优化。经优化工艺方案生产出的铸件缺陷减少,降低了废品率,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1、 铸件结构及材料

该件为YFQ-8系列滤清器壳体铸件,总质量为537.3g,体积为223.9cm3,轮廓尺寸为136.5mm×117mm×202.5mm,见图1。铸件主体为圆柱形长筒,最大直径为117mm,平均壁厚为3.5mm,中部有突起圆桶,属于厚大部位,一端为法兰盘,圆盘最外径有6个孔。



选用YL113铸造铝合金,其属于Al-Si-Cu系压铸合金,由于合金中加入了大量的硅元素,在熔融态下拥有较好的流动性,而且凝固过程中收缩小,热裂倾向小,因此合金铸造性能优良。此外,合金具有很好的气密性和一定的耐蚀性能,符合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工作条件。


2、压铸工艺设计

2.1确定分型面

分型面位于压铸模的动模和定模的结合处,通常与开模方向相互垂直。如果选在压铸件的侧表面,也就是与开模方向一致的面,需要设置侧向抽芯机构。该压铸件的分型面有3种方案可选择,A-A分型面,B-B分型和C-C分型面,均为该压铸件外形轮廓尺寸的最大投影面,但是如果设置A-A面或B-B面为分型面,在开模时铸件的法兰结构阻碍动模的移动,无法实现分型。因此选用C-C分型面作为本次设计的分型面。



2.2 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主要由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口组成。排溢系统主要有溢流槽和排气槽,作用是收集气体和冷污金属液,减少浇注系统设计不足带来的压铸缺陷。

该件内浇口截面积的计算采用流量计算法。

式中,Ag为内浇口截面积,mm2;G为通过内浇口的金属液质量,g;ρ为液态金属的密度,g/cm3;ν为填充速度,mm/s。


金属液质量为537.3g,充填速度为24m/s,填充时间取0.08s,利用式(1)计算得,内浇口截面积Ag为116mm2,取整为120mm2。根据合金种类和铸件壁厚选定内浇口厚度为2mm。


横浇道的截面形状一般为扁梯形,结合压铸件的结构特点,采用两个浇口导入金属液,横浇道的宽度取为30mm;与内浇口连接端的横浇道宽度取26mm;与直浇道连接端的横浇道宽度取压室和浇口套直径同样的尺寸,为60mm;横浇道的长度取80mm。直浇道直径与浇口套内径相同,为60mm。


溢流槽大部分设置在分型面上,见图3,选用梯形溢流槽,溢流槽尺寸见表1。



溢流槽6为一圆饼状溢流槽,分割为4部分,每部分对应一个溢流口,其主要尺寸为Φ19mm×6.5mm。


  

3、初始方案的数值模拟

将设计好的实体模型转化为STL格式,导入Flow-3D软件进行参数设置,压铸件模型网格数划分为4000,网格尺寸为0.1mm,浇注温度设定为680℃,模具温度设为230℃,充填速度为24m/s。


3.1充型过程模拟

图4为充型过程的模拟图,可见金属液在t=0.026 39s时充填横浇道,见图4a;t=0.031 12s时金属液开始通过内浇口对型腔进行填充,见图4b。在此之前,金属液在直浇道和横浇道中流动,且流动较为平稳。由于内浇口较小,金属液流过时会变得很不平稳。在t=0.05332s时,首先进入型腔的混有夹杂物、涂料残渣和气体的金属液开始流进溢流槽,见图4e;t=0.062 66s时,金属液充型结束,见图4f,整个充型过程耗时0.06266s。


图4f为初始方案的卷气分布图,可以看出,铸件表面中心和两端以及突出部位,卷气严重。图中黄色、偏红色以及红色的部位都是卷气集中的部位,同时也是表面缺陷严重的部位。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溢流槽位置不合理,不能起到很好的集渣效果。


3.2温度场分析

压铸件充型完成后金属液的温度场分布见图5。根据压铸件的温度场分布可知,沿着金属液流动方向,填充越晚,温度越高。在内浇口周围,随着远离内浇口,沿轴向存在正温度梯度。温度越高,凝固时间越长,所以铸件凝固方向和其温度梯度方向相反,因此可以判断压铸件凝固方式为逐层凝固,并且能够及时得到补缩,出现缩松缩孔缺陷的几率不大。

  


4、优化方案及数值模拟

4.1 优化方案的设计

结合实际生产对初始方案进行优化,将内浇口与横浇道的连接处设计为发散型,增大内浇口宽度,减小横浇道宽度,这样在充型时使金属液可以获得较大的轴向充型速度。另外,将铸件伸出项末端溢流槽去除,在伸出项周围增加溢流槽。优化方案的铸件三维图见图6。


 


其中,铸件上的部分溢流槽尺寸见表2。



溢流槽4为环形溢流槽,高为7mm,长16为mm,内环半径为10mm,溢流口为配合溢流槽的扇形,高为6mm,内环半径为10mm,厚为2mm;溢流槽9和10的形状比较特殊,该结构紧邻型芯,既不能影响抽芯,又不能影响开模;溢流槽11为一圆饼状溢流槽,分割为4部分,每部分相互间隔2mm并各自对应一个溢流口,其主要尺寸为Φ17mm×17mm。溢流槽4,9和10在圆筒边缘位置,每个溢流口都是两股金属液的汇合处,也是气体、涂料残渣冷污金属液最集中的区域,所以设置溢流槽来改善充填、排气条件。



4.2充型过程模拟

图7为充型过程模拟结果图,通过观察发现,金属液在t=0.008 70s开始充填横浇道,t=0.014 52s开始通过内浇口对型腔进行填充,在此之前,金属液在直浇道和横浇道中流动较为平稳;t=0.036 78s时,首先进入型腔的混有夹杂物、涂料残渣和气体的前金属开始填充溢流槽;当t=0.047 06s时,型腔基本填充完毕,只有溢流槽尚未填充完毕,卷气基本都移动到溢流槽中;t=0.058 42s时,金属液充型结束,整个充型过程耗时0.058 42s。


    


图7 f为初始方案的卷气分布图。模拟结果显示,铸件上夹带气体的体积分数基本在23%左右,极少部分部位卷气量达到35%,且这些卷气主要分布在溢流槽周围。其他卷气体积分数35%~70%都分布在溢流槽内,溢流槽有效发挥了集气集渣的作用。


4.3温度场分析

压铸件充型完成后金属液的温度分布见图8。可以看出,浇注温度为650℃,沿着金属液流动方向,填充越晚,温度越高,铸件凝固方向和其温度梯度方向相反,铸件凝固顺序合理,不会产生较大的缺陷。



基于优化设计生产出的铸件见图9,可以看出铸件表面光滑,没有缺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未发现渗漏现象,满足生产要求。


5、 结 论  

根据铸件的结构特点,设计出初始压铸工艺方案,利用Flow-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充型过程进行分析并预测产生缺陷的大小和位置,然后设计出优化方案。初始方案浇注系统的结构以及溢流槽的位置不合理,导致卷气体积分数较高,优化方案改进了浇注系统,并且在铸件两端设置了比较特殊的溢流槽,使得铸件内卷气体积分数显著降低,生产出了满足需求的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