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以“协同创新助力汽车轻量化的‘镁’好新未来”为主题的汽车用镁合金产业链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这是汽车用镁合金“T3+1”协同创新机制自2019年成立以来的第二届研讨会,旨在持续推动镁合金在汽车行业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汽车用镁合金产业链研讨会现场
	
会议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制造分会主办,上海镁镁合金压铸有限公司、上海一达机械有限公司、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汽车用镁合金相关的材料、工艺装备、零部件供应商、主机厂用户等上下游的企业共同分享镁合金的开发和应用,深入探讨镁合金产业链的技术突破点、协同创新模式和长效合作机制。工信部原材料司领导出席并致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制造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邹恒琪女士也发表了致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制造分会主任委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材料工艺部部长李明桓先生和万丰集团研究院院长周俊博士先后主持了会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制造分会主任委员李明桓先生
	
	 
万丰研究院院长周俊博士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制造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邹恒琪女士
	
会议当天,来自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长安汽车、上海交大、上海镁镁、宝钢金属、山西格瑞、天正模具、万丰科技、上海力劲、江苏宜镁泰、深圳吉同镁等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嘉宾纷纷发表演讲,围绕镁合金材料分析、典型零部件的应用开发、防腐技术、试验经验、模具设计与制造、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压铸成型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话题展开研讨,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特别是镁合金在CCB骨架、变速器壳体、座椅骨架、减振塔、副车架、车轮等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和不断优化,令参会代表们受益匪浅。今后,各企业还将开发镁合金电池箱壳体、镁合金前端模块、镁合金车门内板以及镁合金尾门内板等零部件应用,实现更高的轻量化目标。此外,演讲嘉宾们还表达了统一镁合金零部件设计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议和期待。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e3201lj5cct.html
	
	
	 
 
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长安汽车的代表先后做技术分享
	
	 
上海镁镁合金压铸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锋先生发表演讲
	
	 
参会各方在进行演讲分享
	
	 
现场听众受益匪浅
	
	
	
经过一天的技术研讨和工作交流,会议各方达成了很多共识,并确定了“T3+1”协同创新机制今后的工作方向,表达了切实推进镁合金应用的决心和信心。
	
	 
“T3+1”协同创新机制各方代表签署共识文件
	
根据各方签署的共识文件,“T3+1”协同创新机制今后的工作方向包括:
1、在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学会的指导下开展汽车用镁合金产业的市场调研与政策研究,协调各方资源,获取市场信息,对接上下游供给和需求,基于统筹分析和引导,逐步开展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全产业链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积极开展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的“产学研用”合作,搭建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建立与实际产业紧密相关的材料、工艺、装备研发及集成应用的完整研发工业化生产体系,以及人才培养和交流机制,促进产业链协同、技术升级与高效发展。
	
3、持续推进镁合金材料的基础、前瞻性研究,突破高强度抗蠕变镁合金材料开发、镁合金防腐技术、低能耗均质纯净化冶炼技术、先进成型技术研究、材料及工艺应用数据库、镁合金应用标准化体系等,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加快实际产业瓶颈突破。
	
4、围绕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赋予汽车产品及零部件的新发展新需求新特征,聚焦在大型复杂薄壁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的关键技术突破,寻找低成本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大镁合金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
	 
镁合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将协同创新
	
5、针对汽车用镁合金行业积极推进产业链共同体、数字化创新等新机遇、新挑战,各方共担责任,共享成果,共同形成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兼顾各方利益关切的系统解决方案,不断满足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孙前秘书长做总结
	
	
参观万丰镁瑞丁长期供应的镁合金汽车零件
	
	 
	
会后记者采访了会议的组织者万丰集团研究院院长周俊博士和万丰镁瑞丁中国区负责人上海镁镁总经理徐国锋,他们表示:“众所周知,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等多方面的优异特性,中国镁储量世界第一,我国镁合金产量占全球90%,是汽车轻量化主要材料,然而2016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的“2020年单车15公斤镁合金用量”目标没有实现,单车用镁量2公斤的现状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浙江万丰集团2015年全资收购的加拿大镁瑞丁是全球汽车镁合金零件领域领跑者,有长达40年汽车镁合金零件成熟供应经验,但过去一直为保时捷、宝马、奔驰、福特等国际品牌服务,2019年以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长安汽车三大车企牵头,联合万丰镁瑞丁组成了‘T3+1’协同创新机制,签署了镁合金零件合作协议,目的就是通过导入镁瑞丁成熟完整的整车厂对接流程、零件设计、全真模拟实验、制造、品质控制体系和借鉴40年汽车镁合金零件供应历程中的得失,为国内汽车企业服务。我们也深知镁合金汽车零件供给侧仅靠万丰镁瑞丁一家远远不够,必须和国内一流的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把标准制定、材料研发、装备制造、模具开发、工艺、防腐各供给侧环节纵向集结,与需求侧全方位对接,坦呈“镁合金供给侧能做什么?先进到什么程度?可靠到什么程度?成本是多少?需要什么帮助?”,同时了解“需求侧想要什么样的服务”,这次会议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路筹划,目前“T3+1”已经有了实质项目在进行,我们希望通过长效开放的协同创新机制打磨出国内完整的开发制造供应体系,既能吸收转移加拿大镁瑞丁40年的镁合金汽车零件供应经验能力,又能发挥国内资源优势,快速迭代升级的优势,最终转化为成本和质量优势,提升整个镁合金产业价值链。前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刚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我们将努力在未来的5-10年帮助国内单车用镁量赶上和超过欧美先进水平。”
	
	
	
本文作者:AI《汽车制造业》龚淑娟
《中国压铸》杂志 张粤萍
	
	

 11.04万
													11.04万
												 
													
												
 11.12万
													11.12万
												 
													
												
 5608
													5608
												 
													
												
 1.21万
													1.21万
												 
													
												
 5642
													5642
												 
													
												
 5754
													5754
												 
													
												
 9542
													9542
												 
													
												
 1.61万
													1.61万
												 
													
												
 9422
													9422
												 
													
												
 8540
													8540
												 
													
												
 1.07万
													1.07万
												 
													
												
 9004
													9004
												 
													
												 6192
													6192
												 
													
												
 8327
													8327
												 
													
												
 7102
													7102
												 
													
												
 6069
													6069
												 
													
												 5416
													5416
												 
													
												
 5072
													5072
												 
													
												
 572
													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