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当下最薄弱的部分是变速器,特别是自动变速器。
目前,我国乘用车年销量已经突破2100万辆,不过之前有数据显示,装配自主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年配套量仅有5%。2015年我国自动变速器市场规模是1000万台,而自主在其中所占份额仅为2%。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变速器市场,中国自主自动变速器所占份额如此之低,成为业内一个尴尬的现状。中国的汽车工业,其市场瓶颈、产品开发的瓶颈,以及和跨国公司竞争的短版都在于自主变速器。但同时,变速器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没有自动变速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就无从谈起。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变速器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
国内企业中,盛瑞、吉利、东安动力、奇瑞在AT技术上寻求发展。早期,奇瑞自主研发了4AT与自家的小型车装配,吉利也开发了液压的4AT。在2007年涉足自动变速器领域的盛瑞开发出了13AT变速器。2010年安东动力引入三菱技术后,生产出了 4AT变速器。
奇瑞和湖南江麓容大涉足另一个自动变速器CVT的研究。目前,奇瑞大部分自动挡车型配备了具有自主产权的CVT变速器。2015年湖南研发了5000台CVT变速器,虽然是5000台,但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DCT近年来在中国发展势头较好。2011年下半年,比亚迪开始宣布它们第一台双离合变速器投产下线,比亚迪、上汽、江淮、吉利、长城都投入了DCT的研发。业内人士认为,众多车企投入到DCT的研发之中,是因为他们普遍认为DCT是未来自动变速器产业的主流产品。DCT传动效率高、可配装发动机的范围相对较大,不过其也有着离合器控制精度和控制策略问题、大负荷工况下离合器温度过高产生安全隐患、软件开发及测试不完整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对我国自主研发DCT产业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