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行业情报
镁业十三五规划重点是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5日 18:31
10月17日召开的2014年全国镁行业大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会长徐晋湘向与会人员通报了正在编制的镁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若干思路。
  从国际环境看,在全球矿产资源形势日益紧张,铜、铝、铅、镍等有色金属资源紧缺、价格大幅攀升的大背景下,作为资源性商品而又兼备减重、节能、回收特性的金属镁,理当在可持续发展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
  从国内发展环境看,镁作为独具国家特殊地位的战略性资源和新型结构材料,将迎来充满希望的战略机遇期,在交通轻量化、新能源材料、环保产业、消费电子、海洋工程、航空航天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所提出的乘用车的平均燃料消耗要由2015年的6.9升/百公里降至2020年的5.0升/百公里(百公里节油率将达到27.5%!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每辆汽车的减重率要达到16.5%-22%!世界先进指标!)将为镁合金零部件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
  

1、指导思想
  立足我国特有资源优势,抓住当前重要的战略转型机遇期,深化改革,全方位创新,千方百计挖掘,引领、释放“调结构”及“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的红利,切实加强协调组织,做好产业设计,充分发挥与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特点和优势,使具有国家行业重要战略意义的工艺技术和项目取得工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化等方面的显著进展或突破,全面增强镁工业核心竞争力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实现我国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努力开拓和建设中国特色金属镁产业。
  2、主要行业发展目标
  在此期间,我国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取得比较明显的改善。
  (1)行业产量目标
  预计2015年,我国金属镁产量将超过80万吨;“十三五”末,即到2020年底,我国金属镁产量将达到130万吨,年均增长率超过10%。(不超过我国镁行业现有产能,目前其实际利用率50%左右;“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金属原镁产量70万吨,而“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金属原镁产量将超过100万吨。)
  (2)节能减排指标
  “十三五”期间,我国镁工业节能减排将取得更大进展,单位产品能耗进一步降低。2020年,我国金属镁综合能耗将降到3500千克标煤/吨,相比“十二五”末,节能率近13%,平均每年节煤约50万吨;二氧化碳平均年减排率超过17%,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30万吨;每年平均节约用电15亿度(KWH).
  (3)技术创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争取占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达到2%。重点开发并推广新型冶炼、熔铸、合金制备等绿色高效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并规模化生产宽幅板带材、高技术含量的型材、铸件及锻件等精深加工产品;突破大型关键性配套设备的国产化技术,开拓在生物材料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技术。
  (4)结构调整
  产业布局及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产品品质和质量基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优化布局,显现产业集聚效应,镁冶炼企业向资源、能源比较优势明显的西部地区转移,将形成陕西榆林、山西运城、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多个冶炼原材料基地。
  ——镁深加工及应用产品企业重点集中形成长三角、朱三角、重庆以及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等多个加工基地。
  ——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向规模化发展,争取在“十三五”末,镁合金精神加工产品产量达到60-70万吨,培育至少10家产量规模超过2万吨的镁合金精深加工企业。同时,推动冶炼企业优化升级,积极引导企业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在“十三五”末培育6家以上产量超过5-10万吨的上规模、上水平、真正实现信息化生产与管理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我国镁冶炼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深化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和延伸。#p#分页标题#e#
  “十三五”期间,镁工业将大力推进镁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重点满足汽车、轨道列车、高铁等交通运输用大型、多孔、异型、空心镁合金型材,高品质镁合金车身板,变截面轧制板,大型镁合金压铸件及宽幅超过1500mm镁合金板材;重点满足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用高强、高韧、高温、耐腐蚀、耐疲劳的镁合金板,大规模锻件、型材,大型复杂结构镁合金焊接件;重点发展特种性能的镁合金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