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性能不断变化,电动汽车底盘平台不断升级,动力总成也有后驱驱动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对新能源汽车副车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为副车架的研发、生产、工期带来挑战。近日,3D打印技术研发商湖州美迈科技试制了新能源汽车副车架,以3D打印铸造技术免去成型方式的束缚,以可多次更改设计、快速制样等特点,可以帮助企业快速研制副车架、打开市场,并有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研发再升级。
副车架作为车辆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车身和车轮、悬挂系统以及动力系统等重要部件的功能,其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能、行驶平稳性和舒适性。而新能源车汽车副车架还承担着保护动力电池以及其他关键部件的重要任务。
有分析认为,由于新能源车采用了大容量的动力电池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在车辆发生碰撞或意外情况时,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冲击力,保护电池等关键部件不受损坏。
另外,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副车架还需要满足轻量化和节能环保的要求。采用轻量化的副车架设计可以减轻整车重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和碳排放。此外,副车架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的选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以上考量,湖州美迈科技在试制新能源汽车副车架的过程中,采用无模化快速制造,通过模拟软件进行浇铸系统设计、充型、凝固,完成以上工作后进行砂型拆分、打印,最后进行合箱浇铸,得到副车架零件。
目前,湖州美迈科技试制的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有高度功能集成,连接点可用于安装控制臂、支柱和稳定器、电驱动装置等将部件连接固定在车身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压铸工艺中,通过集成到铸造过程中的中空型材创造了一个封闭的空腔,与上壳体的拓扑优化设计相结合,可以有效满足强度、刚度和NVH的要求。TOP-HAT的整体设计避免了复杂的连接过程和各种单一部件的影响,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